5月25日上午,市第一人民医院与中国创伤救治联盟(以下简称“联盟”)签订协议,正式成为该联盟在广东省的第四家创伤中心建设单位,开始为期三年的建设工作。
中国创伤救治联盟常务委员、副秘书长、北京急救中心科教办主任张进军,中国创伤救治联盟常务委员、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急诊医学科副主任赵小纲,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创伤骨科、创伤救治中心熊建,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创伤骨科王艳华,市卫计局副局长黄洁秋、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副支队长蔡小荆,市120急救指挥中心副主任王丽,市一院院长方永平、副院长黄林辉、李慧诚、孙春汉、张晓慧等出席中国创伤救治联盟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创伤中心建设签约启动仪式。共有超过300名来自市内外的各级医疗机构的急诊科及创伤相关专业的医务人员参加会议。
仪式现场,张进军与方永平作为双方代表签订项目合作协议。上述部分到场嘉宾共同为“创伤救治中心建设单位揭牌”。
张进军在致辞中提到,市一院创伤急救中心在信息化、院前院内急救一体化建设等方面具有先进性和代表性。特别是与澳大利亚阿尔弗雷德医院的合作对提高市一院严重创伤综合救治能力起到极大作用。降低严重创伤的死亡率和伤残率要靠医院、团队和信息化建设,联盟也是基于这一目的推动国家创伤急救建设体系。相信市一院在建设期限的3年中,能推动整个惠州市创伤救治能力和水平的提升,真正造福惠州百姓。
黄洁秋表示,创伤急救是医疗救治,降低伤残率和死亡率的重要环节。惠州市一直非常重视创伤急救工作。市一院要抓住机遇,通过联盟这一平台学会创伤急救中的科学指挥、科学调度,提升能力和水平,同时希望市一院在联盟指导下覆盖全市医疗救援工作,发挥应有作用。
方永平表示,市一院从建院之初就将创伤急救作为重点发展方向。与澳洲国家创伤中心阿尔弗雷德医院合作后,2017年收治608例严重创伤病例中,死亡率为8.4%,纵向比较取得较大进步,也明显感觉到救治更加顺畅高效。接下来,通过联盟支持引领,市一院将助力全市创伤急救水平进一步提升,服务好惠州广大市民。
项目背景:在全国搭建区域创伤救治网络
中国创伤救治联盟由国内从事创伤救治的100余家医疗机构、500余名创伤救治专业人员于2016年联合成立。2017年,该联盟正式启动“安全中国,百县工程”项目,在全国范围内选取上百个市/县域,依托当地大型三级医院建立创伤救治中心,选取4-6家二级医院建立创伤救治点,形成该区域内的创伤救治二级网络系统。目前除南方医院、省第二人民医院和佛山中医院外,市第一人民医院是该联盟在省内的第三家创伤中心建设单位。
作为我市急救创伤中心及市120 急救指挥中心所在地,2016年市一院与创伤急救领域全球排名前四的澳大利亚阿尔弗雷德医院正式签约建立创伤合作关系,力争建成市一级创伤中心。2017年,作为“互联网+城乡交通创伤智能救治体系”试点,市一院由在全国率先引进并且部署澳大利亚先进的创伤接诊急救(TRR)系统,实现严重创伤患者院前院内急救一体化、信息化、规范化,实现在一个区域内以一家综合大医院为创伤中心的创伤分级诊疗。
加入中国创伤救治联盟后,将进一步融合国际与国内创新上救治理念,在联盟指导下深入开展科学研究、医疗救治、政策制定等多领域工作,以达到提高严重创伤救治水平,减少严重创伤事件发生,降低严重创伤的死亡率、致残率的最终目标。
学术讲座:推动具有中国特色的严重创伤救治体系
仪式结束后,来自该联盟的四位专家还就严重创伤规范化救治开展学习培训活动。
“创伤是导致死亡的第四位原因,是45岁以下的第一死因。”张进军教授围绕《中国严重创伤救治体系建设》《大规模伤亡事件紧急科学救援》两大主题展开讲座。重点分析了中国严重创伤研究、中国严重创伤救治存在问题,并引出联盟主要推动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严重创伤救治体系——“一二三”工程。张进军介绍,通过这一体系,能更好的整合院前、急诊和专科力量,通过有效的信息对接,真正达成区域内严重创伤救治水平的提升。此外,张进军还结合美国“911”事件和8.12天津港事件,分析医院如何在遇到大规模伤亡事件时,用科学的方法应对并开展紧急救援。
培训活动上,赵小纲、王艳华、熊建三位教授也分别从专业角度,分享了《创伤出血管理集束化策略新进展》《AIS-ISS评分在创伤救治中的应用》《脊髓损伤规范化救治的探讨》,结合临床案例和实际突发事件,传授急救过程中在出血的判断管理、患者伤情评分、严重脊髓损伤后的救治等方面的经验,让听众们受益匪浅。
|